

華陽國際20年,緊跟城市發展步伐,在教育資源緊缺的深圳,用原創設計為社會探索更具多元價值的新型校園范式。
本次,我們梳理歷年創作實踐,發布《華陽國際教育建筑分冊》,從資料整理、圖文排版、紙張挑選到最后的印刷校色,都經歷無數次斟酌與比對。
一如我們對建筑的初心,如琢如磨,不止熱愛……
CAPOL EDUCATIONAL BUILDING DESIGN
初心/
“為什么要做教育建筑”
16年,30余所教育建筑項目,為社會提供學位超40000
創造快樂成長的校園空間,是我們對師生的承諾
模式創新/環境塑造/資源中心/以人為本四大策略
多向挖掘產品精細化需求
以發展的思路塑造未來校園新場景
十六年磨一劍
從實踐、研發、到業務革新, 從不止步
實踐 160頁,是一路成長變遷,亦是華陽國際參與民生建設的思考與實踐。深圳中學南山創新學校,極小地塊上,創造多彩活力成長空間;都從不同角度關注師生需求,回應城市問題。
研發 教育建筑不只是因地制宜的隨機創作,更是在迭代邏輯之下的產品化嘗試,結合一線城市高密度發展趨勢,我們提出1.0-6.0 的復合型教育綜合體發展模式,應對不同時代下校園空間的變化需求。
寶安中學高中部,傳承名校文脈格調,經典串聯式結構,打造共享校園設計的創新實踐;
松崗車輛段配建學校,充分利用城市空間和場地高差,打造復合、高效的校園空間。
業務革新 我們希望超越設計師視角,關注項目全生命周期使用評價,積極開展學校EPC及代建業務,并結合裝配式領域專長,逐漸打通教育建筑“設計- 生產- 建造”一體化全流程,成為業內少有的實現教育建筑生產定制的企業。龍華三學校(觀瀾中學、紅山中學、二十一中),EPC模式解題深圳速度下品質校園。
回溯16年創作歷程
從一筆一劃里看見時間投下的影子
16年,在責任、實力這些宏大敘事的背后
是每一個身在其中的建筑師對設計的執著
手稿里,留存的不僅是項目見證
更是一個綿綿不息的生長過程,過去可念,未來可期
| 編者按
城市巨變的背后,是經濟體、產業、區域、人口結構及個體生活的巨變,并衍生出龐大的建設需求。在與城市共生的20年,華陽國際產品體系已深入公共建筑、居住建筑、城市綜合體、城市更新、裝配式建筑、BIM等設計與技術領域。在華陽國際成立20周年的節點,我們率先推出醫療、教育、辦公三大系列建筑分冊,以此呈現我們對實現設計價值的思考,用設計改變美好生活的實踐。
敬請期待!
